重庆成人学历中心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部简报单篇报道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发布日期:[2011/8/31]    共阅[ 4030 ]次
近日,《教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2011]第62期以《西南大学打造“阳光”品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题,单篇专题报道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继2010年学校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后,教育部再次对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予以关注和肯定。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根据教育部和重庆市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校领导要求,创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打造活动项目、拓展工作载体和加强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全新打造了以“阳光”为品牌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工作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附 简报全文:

              西南大学打造“阳光”品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1年第62期(总第937期)

    西南大学依托学科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以“阳光”为品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打造“阳光”品牌活动项目。一是举办阳光心理健康节。自2006年以来,以“生命价值观”、“管理压力,合理规划,感受幸福”、“感悟挫折,拥抱阳光”等为主题,连续举办五届大学生阳光心理健康节。二是阳光团体辅导。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情景模拟、自由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开放自我、分享感悟、共同成长。三是组织阳光心理观影活动。每两周1次在学生生活园区播放心理电影,并开展评述和讨论活动。四是表演阳光心理剧。创作《成长风暴》、《甜涩的日子》等原创心理剧,受邀在重庆市内外10余所高校演出,引起较大反响。
     拓展“阳光”品牌工作载体。一是开设新生阳光心理通道。在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机制,逐步形成了包括讲座、测试、约谈、团辅、建档、反馈、培训、家长等8个环节为一体的新生阳光心理通道工作体系。二是创建阳光心理学校。以“阳光心理,快乐生活”为理念,旨在培养“幸福的成长者、观念的传播者、同学的帮助者、师生的沟通者”,目前累计培训1000余人,这些学员已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三是创办阳光心理报。刊载心理案例分析和常见心理问题调节方法等内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每月1期,印数12000份,发放到每间学生宿舍。四是建设阳光心理网站。整合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咨询师的博客、空间等网络资源,加强交流互动,搭建网上工作平台。
    加强“阳光”品牌队伍建设。一是学校层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中心现有专兼职人员30余名,设立24小时心理咨询预约热线(危机干预热线),每周召开1次中心工作例会,每2周召开1次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每月进行1次咨询师案例督导、咨询师成长督导和全校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二是学院层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分中心一般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主任,配备1¬—2名心理辅导员,负责开展日常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危机排查等工作。注重辅导员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培训,近5年来,累计选派20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培训,对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辅导员一次性奖励3000元。三是在班级、宿舍层面建立学生阳光朋辈组织。成员主要包括阳光心理委员、阳光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等。学校定期对成员进行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培训,提高其危机预警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供稿 学工部潘玉锋)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关闭

校园风光 更多

  • 校园风光

  • 课题内外

  • 讲座论坛

  • 企业内训

电话:023-63606811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 17782330072(微信同号)

关于我们 | 证书制度 | 国家法规 | 申报条件 | 收费标准 | 证书样本 | 英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华创联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重庆成人学历提升教育 渝ICP备1300142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