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重庆市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并启动 “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 |
发布日期:[2012/4/23] 共阅[ 2681 ]次 |
为加强我市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能够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型校长和教师,经批准,重庆市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在我校教师教育学院成立,同时启动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训工程。4月20日,培训工程启动暨中心授牌仪式在教师教育学院“师元”讲堂隆重举行。 市政府副秘书长涂经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高进进,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郭汝齐,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副主任钟燕,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副校长陈时见,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专家组组长、原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国内著名教育学家、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陆有铨,38名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提名对象以及培养导师到会。 钟燕副主任主持会议。张卫国校长代表学校致辞,指出,“未来教育家”工程立足于以教师为本,是重庆建设西部高等教育高地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是西南大学对加强重庆教师队伍建设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同时也是学校完善教师教育工作体系,创新教师教育体制极致,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一个发展机遇。张校长表示,在教育部和市教委支持下,我校一定会举全校之力,做好“未来教育家”为期三年的专项培训工作。 市教委主任周旭在讲话中表示,教育部门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师资队伍的培养,教育的原点应更多地去关注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而教师与教育水平、质量有着直接关系。他强调,未来教育家的培养工程应以实践探索为主线,以教师教育中心提供生动的实践经验,经典案例和操作空间,相辅相成地促进教师教育工作。 周主任要求教师教育中心要制定好工作计划和方案,组织和实施好教师教育的研究和义务指导,形成一个长效的指导模式,要实现教师教育实践的优化;研究中心要搭建教师教育的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研究和重庆教师的优势整合与专业化发展,打造品牌,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体现区域特色,将教师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共享全市乃至西部地区。 涂经平副秘书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未来教育家的内涵和培养理念,指出,未来教育家要有热爱,求真务实,先进的教育理念,要能继往开来,要了解熟悉自己的培养对象,要有非常强的表达能力,要见多识广,要心胸开阔等精神。 随后,钟燕副主任宣读了《关于成立重庆市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决定》,涂经平副秘书长、高进进主任共同为“重庆市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授牌,并向“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培养导师组长宋乃庆教授、陆有铨教授、陈时见教授颁发聘书。 培养对象代表、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马宏,培养对象所在区县教委代表、沙坪坝区教委主任肖长树,导师代表宋乃庆分别作了发言。他们表示,将深刻理解“未来教育家”内涵,担当责任,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以开放的情怀、学术的魅力,营造向上、向善的成长环境,让“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科学、高效行进,为重庆建设西部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教育中心而奉献力量。 启动仪式结束后,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及提名对象参加了为期2天的首期专题培训,陆有铨教授、任勇主任以及陈时见副校长分别以“教育的特性与教育的有效性”、“教育家的成长”、“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变革”为题,给学员们作了精彩报告。 |
校园风光 更多
-
校园风光
-
课题内外
-
讲座论坛
-
企业内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