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我校1自主研发技术规范成国际标准 实现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重要突破 |
发布日期:[2012/6/14] 共阅[ 2269 ]次 |
记者从6月12日召开的重庆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获悉:近日,由我校等单位自主研发的EDD-DTM的转换技术规范,经国际电工委员会投票通过,成为国际标准。业界认为,这是我国在工业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 我校自动化研究所刘枫教授介绍,EDD是电子设备描述的英文字母缩写,DTM是设备类型管理器的缩写,EDD-DTM转换技术,即是指电子设备描述向设备类型管理器的转换。打个比方,这相当于把打印机和电脑连接,需要加装一个驱动程序。 据了解,国际电工委员会曾先后制订了电子设备描述语言和现场设备工具等国际标准。但这两种技术互不兼容,给广大制造商和用户带来不便和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等单位组成的课题组经过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DD-DTM的转换技术,并在这一研究成果基础上,起草了国际标准草案。6月1日,该草案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成员国58.8%的得票率并通过,EDD-DTM的转换技术规范由此成为国际标准。 副市长吴刚在本次会议上指出,我国标准化工作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还比较弱,只有标准化工作不断往前走,才有可能在某些行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吴市长对我校近年在自动化系统技术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 |
校园风光 更多
-
校园风光
-
课题内外
-
讲座论坛
-
企业内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