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成人学历中心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辅导员大走访之十:烈日递真情 桃李暖人心

发布日期:[2012/8/7]    共阅[ 2892 ]次
    七月上旬,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萍、副院长刘斌,金牌教练肖存峰副教授,辅导员陈园园老师、薛琳老师代表学院,先后走进了学业贫困、家庭贫困、心理贫困三类学生六个家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暑期辅导员大走访活动。

    结对子,师生共谱和谐情

    走访慰问团首先来到重庆巴南马王坪新村十九栋二单元7-2的刘明朗家。一进门,刘的父母便热情的接待了大家,寒暄过后,老师们带着浓浓的关切之情仔细询问了刘明朗近期关于择业的想法。在了解到他正准备利用大学最后一个暑期的社会实践来强化自己时,老师们及时予以了鼓励和指导。当了解到刘的父亲也在为孩子的学业和就业问题担忧时,辅导员陈园园老师分别向家长汇报了刘在校的学习、工作表现情况,刘书记也重点向其家人介绍了运动训练专业近年来就业方面的政策和形势。老师们希望刘明朗继续发扬体育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自己热爱的专业上狠下工夫,在大学最后一年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随后,老师们又来到了巴南王家坝一村十三栋一单元6-1的杨阔源家。交谈中,杨和其家人因为自己的学业困难而十分苦恼,针对这种情况,肖老师首先向其家长介绍了杨阔源在足球专业训练上取得的一些优异成绩并勉励他战胜困难,扬优补差争取后来居上。在择业问题上,虽然杨阔源不是师范生,但是杨家都十分希望和支持孩子能够在毕业后从事教师行业。刘书记提到学院也十分重视此类学业困难学生的择业问题,学院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和帮助好学生的学业发展,并表示此行就是希望能和杨阔源结成帮扶对子,希望他要时刻将学业成绩和专项发展挂在心上,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下农田,不做先生做学生

    慰问团一行还走访了武隆白马镇铁矿乡。由于山路崎岖,路上塌方,汽车车灯都被落石砸坏了,然而离目的地还需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老师们顺着人烟稀少,茅草丰茂的山路爬行,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了山中的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胡彪家中。胡家近年刚建房,家中经济困难,父亲在山下打工,母亲在家务农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刘院长向他们介绍了这次走访的目的,刘书记向他的母亲详细介绍了胡彪在校学习、生活、品行状况。短暂休息之后,老师们坚持同胡彪一道拿上工具前往田间务农:挑水、松土、割草,一件件日常小事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胡同学的平日辛勤,也让学生感到了和老师们一起劳动的快乐。
    随后,走访慰问团又来到了重庆武隆白马镇灵山村灵山组谢成家,分别与学生家长、村委会书记等人员座谈,对谢成的家庭成员基本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收入来源等做了详细的询问了解,获得了贫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刘书记向学生家长详细讲解了学校学院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希望在当前资助力度大,资助面广的大好形势下,学生能认真学习知识,努力成才,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庭、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刘院长还代表慰问团将米和油等慰问品一一发放给受访学生家庭。肖老师也向家长介绍了谢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建议家长加强跟学校老师的联系,以切实了解学生在校动态,家庭与学校一起督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走访贫困生与学业走访相结合。

    撒热泪,战胜自我敞心扉

    重庆武隆巷口镇五龙城六号楼二单元10-8的何宇是一名典型的心理贫困学生。根据老师们平日的了解,由于其家中溺爱,又是独子,所以性格变得孤僻清高,在学校中常常与同学们格格不入,因此还影响到了其学业成绩,何从以前中学的年级第一名,进入大学后已不那么突出了。
    何宇对老师们的到来显得十分高兴。刘书记首先问了何宇假期的打算,何表示还没有什么打算,刘书记耐心地向他提出了一些建议,何在欣然接受同时也向老师们吐露了自己进入大学后的茫然。刘院长和他聊起了自己读大学的岁月,并鼓励他要坚信自我,在学业发展和生活相处中找到出发点并为之发扬自己的优点、控制自己的短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谈话中,何的父母也提到了自己对儿子的过分关爱,影响了他的长期健康成长。
    老师们开导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缺陷,但只要能够正确去认识并加以改善,那么就一定了克服这些弱点。辅导员们还建议到,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如果有什么心结可去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办法,对人生的健康发展一定有好处。何宇对老师们的登门关心显得十分激动,交谈中不住的留下了热泪,同时也敞开心扉将自己在学校中的总总心结向老师们倾诉,走访慰问组的老师一一为其分析、开导,解开了他的心结,坚定了自我。

    走吉首 寻访银牌得主

    此外,走访团还奔赴湖南吉首偏远山区苗寨走访慰问了2010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项目银牌的获得者唐娟同学。
乡亲们听说村寨里来了大学老师,早早地聚集到了唐娟家。“她是我们村的骄傲,是我们村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老师们来到咱们苗家,一定要尝尝我们的米酒”,“老师们辛苦了,唐娟在学校学习就靠各位老师的帮助了”,乡亲们欣喜的言语一句接着一句,让老师应接不暇。老师们刚一迈进唐娟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桌子的奖牌奖状,不仅仅有体育项目的,还有很多歌唱舞蹈的才艺比赛的荣誉,然而这都是平时老师们所未察觉的。
    “成绩突出、技能全面,但缺乏一点她这个年龄应有青春阳光”,这是分管多年学生工作的刘书记对唐娟同学的评价,刘书记向大家介绍道,“这个孩子家庭条件较为艰苦,背负的心理负担比一般的孩子重,平时工作中我们特别注意在心理方面对她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在竞技方面,我们是一点也不质疑她的卓越实力!”
    接着竞技成绩的话题,唐娟同学的教练肖老师对乡亲们说:“虽然上次唐娟同学拿了银牌,但绝对拥有拿金牌的实力,毕竟孩子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全国性的大赛,心理障碍还需要突破,大赛心理还需要培养和调节,在各位乡亲的鼓励下,下次咱们唐娟一定能拿冠军!”
    “拿冠军是我们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追求”,分管教学的刘院长说,“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一个苗家家庭培养出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尤其不容易,孩子还能拿出这么好的成绩更是特别不容易!因为,我们苗家的孩子起点比城里的孩子低、条件比城里的孩子差、背负的心理负担比城里的孩子重,我们不仅要在成绩上力争上游、容不得半点闪失,还要早早的懂得为家庭分忧解难、也容不得半点疏忽。”
    刘院长噙着热泪、深情而坚定的说,“请家长放心,学校一定竭尽全力把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培养成优秀人才,在教学上因材施教、在生活上倍加关心、在习俗上充分尊重,让他们在大学里都能在团结、平等的温暖大家庭中接受教育、培养,我们一定想尽千方百计让他们成长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栋梁、民族团结的桥梁”。
    听完老师们的话,唐娟同学热泪盈眶,她用发誓般坚定语气表示道:“感谢学校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一定努力训练,下次大赛要争取更好的成绩,回报学校的培育之情!”
    走访期间,老师们还下到田间地头,和唐娟一家共劳作、同吃住,就孩子的培养、家庭的生产、未来的规划等各方面展开深入交流。老师们每到一处,乡亲们都会围拢过来帮忙、拉家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教育,咨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政策、西南大学招生政策等。少数民族乡亲们的热情和质朴,让走访团老师们几次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关闭

校园风光 更多

  • 校园风光

  • 课题内外

  • 讲座论坛

  • 企业内训

电话:023-63606811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 17782330072(微信同号)

关于我们 | 证书制度 | 国家法规 | 申报条件 | 收费标准 | 证书样本 | 英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华创联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重庆成人学历提升教育 渝ICP备1300142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