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张卫国教授获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第二批重大项目资助 |
发布日期:[2012/8/31] 共阅[ 2598 ]次 |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应用对策类)已经公布。校长张卫国教授为首席专家领衔申报的课题“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与战略选择”获准重大项目立项资助,资助总经费80万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包括应用对策研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三类,平均资助额度为50—80万元。应用对策类重大项目设立于2004年,主要资助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招标研究方向有70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585项课题参加投标, 136项入围课题提交会议复评, 会议复评以现场问答、集体评议、独立投票的方式,对初评入围课题进行了评审,最终64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张卫国教授团队认真准备、精心设计,一举获准立项,这也是本年度重庆市获得的唯一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首席专家张卫国教授为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项目研究团队集合了包括西南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社会科学院、、重庆工商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美国三一学院城市化与全球治理中心、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规划局、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四十余人。项目组共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大项目30余项,已完成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相关的课题20余项,取得了大量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以及包容性发展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是一支能团结协作、并肩攻关的研究队伍。 “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与战略选择”项目将基于全球化视野,充分借鉴国外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评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设计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和发展战略。课题将以全新的视角,充分融合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地理等分析方法,系统化、科学化构建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理论体系。同时,课题将构建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信息采集网络平台、动态信息数据资源库以及评价监测体系,对中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应用空间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多层次分析等理论方法,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包容性发展程度、空间差异、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创新性地实证分析,弥补国内关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实证分析的严重不足。基于以上研究基础,课题将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及战略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辅以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社会保护机制的研究,从而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提供实践模式和决策参考。 另悉,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日前公布,共有123项获准立项资助。我校音乐学院李方元教授申报的项目“族群、国家与地域:周代礼乐之兴衰新论”(文学院曹怡平博士申报的项目“中国电影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以美国经验为参照”获得立项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单列学科,设置有国家重点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国家西部项目,从2007年开始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步,实行一年一次评审立项制度,资助额度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本齐平。强调在立项时对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课题、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研究等集体攻关课题以及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文化艺术研究课题给予倾斜。 自2007年获得首个项目以来,我校连续6年均有该类项目获得立项资助,至今已经承担了12项该类项目 |
校园风光 更多
-
校园风光
-
课题内外
-
讲座论坛
-
企业内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