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在复兴镇的艺术下乡:“勤学修德 明辨笃实”系列之二十七 |
发布日期:[2014/8/1] 共阅[ 3018 ]次 |
北碚区复兴镇,有书画之乡、长寿之乡、武术之乡的美誉,复兴农村儿童线描画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北碚区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之一。复兴中心小学也是我校美术学院实践基地。 6月底至7月下旬,美术学院学生文化艺术服务团在复兴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复兴中心小学的农村儿童线描画的教学辅导、课程开发和科研创作,并开展延续了30多年光荣历史的“学雷锋”义务画像。 在教学实践中,“三下乡”成员分为两组,重点辅导孩子们组成的初级与高级两个线描特长班。当队员们来到线描教室时,深深地被一幅幅获得过国际大奖的优秀作品所吸引。线描能够展现出儿童眼里独特的线条世界,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服务团成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辅导方式。对低年级学生们主要引导他们对点、线组合、直线的排列的认识。对高年级的学生则更注重画面的整体性、构图的完整性以及画面传达的意味和感受。成员们在辅导过程中,也给孩子们讲了很多的创作经验和直观认识,鼓励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艺术,让他们知道绘画除了用笔,更要用心。 社会实践队在复兴镇开展了美术学院传承30余年的“学雷锋”活动——义务画像,也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复兴镇是长寿乡,这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老人群体。同学们分别在复兴镇老年活动中心和镇政府广场开展义务画像活动,通过素描头像、速写、卡通夸张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对当地百姓进行绘画和记录,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赏并积极参与。当大家看到自己的画像在一幅幅作品上栩栩如生的展示出来后,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一位70多岁的老伯伯站在画像前说道:“活这么久,还从来没给我们画过像呢”。同学们还在老年活动中心为老人们制作了一个相片墙,浓浓的情意溢满了整座小镇。 实践活动期间,复兴镇连下几天大雨,但丝毫没有降低同学们继续开展三下乡活动的热情。他们分为两个小队,其中一支继续在复兴镇政府门外的遮雨走廊里为群众义务画像,另一队则前往复兴中心小学开展特色画展,历经两个多小时搭建起一个临时画架,国画、设计作品、海报、书法作品和剪纸丰富多彩,耀眼纷呈。展出期间,一位同学问:“有谁知道版画是怎么制作的吗?”一个孩子天真的回答着:“先用毛笔画然后刻上去的。”孩子们直观叙述的视角特别纯净,对艺术的开放思维、兴奋感和敏锐度感染着大家。 “它是最好的老师,要放飞艺术的翅膀,不要放弃,大胆飞翔。” 美院学生这样鼓励孩子们要多接触大自然。 实践队还在学校关工委指导下开展了“牵手共进·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助学活动。部分同学还持续参与了复兴儿童线描画的课程开发和项目研究。 (美术学院供稿 编辑 郑劲松) |
校园风光 更多
-
校园风光
-
课题内外
-
讲座论坛
-
企业内训